[三叉山]





三叉山為台灣百岳之一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行政區劃分為花蓮縣、台東縣以及高雄市三個縣市。三叉山海拔3496公尺,屬於中央山脈是台灣百岳之一的高山,名列第26位。南有向陽山、北連接雲峰,山體平緩巨大的三叉山,整座山皆為草原,站在山峰視野絕佳,可遠眺雲峰、玉山、向陽山、關山以及新康山。
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向陽。
景觀特色:
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26,行政區劃分橫跨花蓮縣、台東縣以及高雄縣。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即可抵達。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即可抵達。
[嘉明湖]





嘉明湖-天使的眼淚
嘉明湖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南部橫貫公路向陽北方直線距離7公里,海拔3310公尺;嘉明湖坑穴直徑約210至330公尺、深約35公尺,是中央山脈南段主稜中最大的高山湖泊,高度僅次於雪山翠池,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嘉明湖湖緣為橢圓形因此又有人稱嘉明湖為『蛋池』,湖面呈現湛藍色,是眾多山脈中一顆藍寶石,並且有一個夢幻的別稱叫做『天使的眼淚』。
嘉明湖的奇景
嘉明湖湛藍的湖色顯示湖水純淨,雖然沒有任何的溪流注入但湖水卻從未枯竭,加上周邊的山光水色也是非常動人,如此奇景也常為人人所稱道,也就是因為嘉明湖如此的稀有珍貴,且極具好好保存的價值,所以已有許多的地質學家建議為嘉明湖設立一個國家級的景觀保護區,讓這美麗的景色能夠流傳於世,也希望能夠為台灣的地球科學界,能有更多的啟發與貢獻。
嘉明湖的形成原因
嘉明湖最為吸引人的特點在於它是台灣目前唯一經過經濟部中央調查所認定為隕石撞擊而產生的高山湖泊,嘉明湖岸佈滿了岩石碎屑和一些玻璃物質,有黑、褐、白三種,而且某些碎屑表面有高溫熔化痕跡,石頭內之石英顆粒有極端碎裂現象,而這些玻璃物質經地質學家勘查,發現內部有極端的碎裂現象,且附近沒有任何的火山,亦無冰川/冰雪移動侵蝕的痕跡,故推測嘉明湖之形成以損石撞擊的可能性最大。
嘉明湖-登山客的最愛
由於造訪嘉明湖會經過向陽山和三叉山兩座百岳,因此是相當熱門的路線,此外到了每年5、6月的玉山杜鵑花季登山客更是絡繹不絕,加上向陽森林遊樂區和嘉明湖避難山屋的完成讓嘉明湖的登山旅遊設施更為完善;登山客可從大關山隧道口進入後便抵達南橫中間點啞口,再前往向陽森林遊樂區和向陽山屋,沿途可欣賞到向陽大崩壁和關山大崩壁的景色,到達向陽山登山口後便可到達嘉明湖和三叉山,為登山客探險旅途做一個完美的結局。
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
營業(開放)時間:
台東林區管理處/洽詢電話 089-324121。
費用簡介:
免費參觀,無特別限制(需辦理入山證)。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停車場:
無。
★ 自行開車:
1、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到達向陽山登山口,依登山路線續行即可到達嘉明湖。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到達向陽山登山口,依登山路線續行即可到達嘉明湖。
[天龍吊橋]



天龍吊橋簡介
天龍吊橋橫跨於絕壁的兩端,由橋上向下看,滾滾的溪水從腳底下流過,膽子不夠大的人,恐怕還沒法子走完全程呢!! 有勇氣走到橋的另一端,等著的是另一個冒險的開始。在深山中的森林漫步,可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得到的。
注意事項:
晚上10點以後勿行。
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即可到達天龍吊橋。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即可到達天龍吊橋。
★ 搭乘大眾運輸:
客運:由台東搭乘鼎東客運往利稻方向的班車至霧鹿站,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天龍吊橋。
[霧鹿古砲台]



位於霧鹿國小後方之古砲台公園內,置放之兩門古砲為1903年俄國製造,在日俄戰爭中,日人擄獲此砲碾轉運來台灣,為日治時期日人用來鎮壓布農族人的火器,留存至今為歷史作見證。
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2鄰12號。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約187K左轉霧鹿村,在霧鹿國小後方即可到達霧鹿古砲台。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約187K左轉霧鹿村,在霧鹿國小後方即可到達霧鹿古砲台。
[南橫公路台東段]





南橫公路簡介
南橫公路西起台南縣玉井鄉北寮村,經高雄市境穿越中央山脈,東至台東縣海端鄉德高村,與花東縱谷公路相會,是台灣三條橫貫中央山脈的公路中,歷史最短的一條,也是俗稱的台20線;由於壯麗邊成及原始純樸的景觀,卻與北橫、中橫鼎足而立,成為遊客尋幽探秘的勝地;南橫公路全線以天池為界,分為東西兩段公路,西段以水庫、山村、溫泉、溪谷、山容為主要景觀,沿途可觀賞鬼斧神鵰的自然景色,是台灣南部頗受歡迎的旅遊路線。
南橫公路的歷史
南橫公路的前身為日據時期修築的理蕃警備道-『關山越嶺道』,目前所保存的關山越嶺道,自高雄市六龜鄉的桃源登山口,至台東縣關山登山口,全長約170公里,早期為布農族祖先遷徙的路線,在日據時期曾修築理蕃越嶺道,設置駐在所,而後台灣光復至今,關山越嶺道路基尚存,其中又以中之關段最為完整;南橫公路於1968年7月動工,1972年10月通車,歷時4年4個月,施工期間大部分路段均為新闢道路,設計標準比照中部橫貫公路施作,均採用傳統人力方式修築開闢,因工程甚為艱鉅,共計有116位工作人員罹難,為感念闢路先賢的犧牲奉獻,特在南橫公路上的天池設置長青祠以供民眾悼念;到了1994年,南橫公路才全面加封瀝青混凝土路面。
南橫公路東段之最
向陽到埡口一帶,為南橫公路東段最精采的路段,懸崖峭壁和峽谷景觀壯麗,加上森林、高山的美景,更是吸引更多遊客踏訪,南橫公路已經屬於熱帶地界,還可以看到寒、溫帶地區特有的紅葉景觀,是由於位在高海拔,全年氣候涼爽,而林務局在近年也在向陽闢設森林遊樂區,分別設置檜木林、松濤、向陽、松陽、向松、松景等六條步道系統,向陽森林遊樂區的六條步道系統也是登向陽山和嘉明湖的登山入口。
南橫公路旅遊去
南橫東段花東縱谷公路青山綿延,是一條景致十分豐富的長程旅遊路線,霧鹿溫泉、天龍吊橋、天龍飯店 、霧鹿山地農特產品展售中心、新武路峽、初來山地農特產品中心、鹿野觀光茶園、初鹿牧場及卑南文化公園等景點,使南橫公路成為一個旅遊風景區,吸引更多的民眾前往,了解台灣的山林之美。
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德高村。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即可到達南橫公路東段。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台東池上鄉接台20甲線,再續行台20線即可到達南橫公路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