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洞]





長濱的八仙洞以擁有獨特的海蝕洞景觀和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著稱,目前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洞穴共有十多個,大小深淺不一,這些洞穴原在海面下經由海浪沖蝕而成,但現在卻高低散布於山壁上,乃是東部海岸不斷上升的最佳明證。
八仙洞本為間歇性上昇的 岩壁,受海浪沖擊而形成的奇妙洞穴,標高150公尺。洞穴雖達14個,而真正的岩洞僅有少數幾個,依相通之路徑上行,分別命名為靈岩洞、潮音洞、永安洞、海雷洞、朝陽洞、軟元洞、拱辰洞及崑崙洞。洞內有信徒奉祀佛祖或仙道,成為信仰重鎮,香火不斷,在更高處的洞穴中則曾發現五、六千年前的長濱文化遺址。八仙洞附近的海濱,是欣賞海景、夕陽和捕魚情景的好地點。各洞間設有環狀木棧步道相接,沿步道逐洞尋幽,樂趣無窮。
地址:
台東縣長濱鄉水母丁1號之4。
營業(開放)時間:
八仙洞遊客中心/洽詢電話 089-881418。
費用簡介:
票價:
(平日)大車120 汽車 40 機車 15 行人免費。
(假日)大車150 汽車 50 機車 20 行人免費。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開車:
從台東走11號省道,經馬蘭加油站、富岡、東河、成功可抵長濱,續行約9公里可抵。
搭車:
自台東搭往靜浦的鼎東客運在八仙洞下車,一天約7班車。或在成功,轉搭台汽客運往花蓮、靜浦的班車,在長演站或仙洞站下。
[長濱平原]



長濱平原位於花東海岸中問的海階,北起城仔橋,南到粗石坑,是城仔溪、長濱溪、粗石坑溪共同沖積成的沖積扇,坡度平緩;南北長約十公里,土壤多腐植土,是東海岸的米倉。這片狹長的平原在清末、日據的文獻上以「加走灣」的名稱出現。依阿美族的口碑,加走灣是由阿美語 Pikaka sauwan 演變而來,意思是巡邏、瞭望。光緒三年奇密社事件發生,納納社阿美族人曾在此地設立瞭望台,故有此稱呼。
地址:
台東縣長濱鄉。
開車:
台東市轉台11省道,約91K時即可到達。
[烏石鼻]





烏石鼻位於石寧埔溪口、烏石鼻聚落的東南側,指的是突出於海中的黝黑岩體。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柱狀火成岩體,是火山活動熔岩噴發的產物,台灣只有兩處風景區有此特色,另一處在石梯平以北的石門,但規模卻小得多。這個一群群六邊形、五邊形柱狀熔岩,有直的、斜的、橫的等各種排列模式,暗示著火山噴口的位置,等待著你去發現。
烏石鼻滿佈大大小小的潮池和海蝕溝,是觀賞潮間帶海洋生物的最佳去處,也是東部潛水和磯釣的天堂。尤其是每年二月,釣白毛的最佳季節一到,就可見到岩岸佈滿釣客、人手一的盛況。
每年七月間阿美族豐年祭登場前,原住民會相約到狹長的烏石鼻海岸,趁著退潮撿拾海螺、海瓜子、海膽,或是附著在礁岩上的海蛤、海青苔,讓原本寧靜的海岸,顯得熱鬧非凡。
地址:
台東縣長濱鄉。
開車:
走台11線,在長演鄉膽曼聚落北方,從第一個路口東轉,進烏石鼻船澳後在檢查哨停車,可步行直達。